2025年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今天在高雄展覽館展出,吸引來自英國、挪威、荷蘭、德國、美國等10個國家、近50家企業參與。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在開幕致詞時表示,2025年第一季尚未結束,台灣已完成第7座風場,在離岸風電交出亮麗的成績單。
隨著台灣沿岸地區開發逐漸飽和,國內離岸風電開發勢往遠岸、深水區邁進。連錦漳說,許多民眾都贊同推動再生能源,也認為可減碳,卻不願設置在住家附近,中央在推動再生能源,需要地方政府全力協助,經濟部已與縣市政府成立合作平台來推動個案;過程中會遭遇困難,也納入廉政署、檢調,目的是要讓所有個案公開透明,公務人員能安心。
連錦漳指出,截至去年國內再生能源總量已達21GW,截至去年台灣已完成6座離岸風場建置,累計安裝374座風機,根據國際財經報導,去年台灣的離岸風電,當年的新增量在民主國家排名第一,台灣已成為世界離岸風電的領頭羊之一。目前2025年第一季尚未結束,台灣已完成第7座風場,總裝置容量突破3GW,領先亞太地區的民主國家。
森崴能源旗下新加坡商寶崴海事工程,是亞太唯一具備EPCI統包能力與關鍵施工船舶的海事工程專家。寶崴海事工程首席財務長史美圻說,台灣的海域受惠於大陸棚地形與季風氣候,有望在亞太浮式風電市場扮演重要角色,寶崴海事工程目前正積極評估,找尋適合的風場進行浮式風電建置,期望持續協助產業綠能轉型。
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今年以「鏈結國際,深耕台灣」為核心,全面涵蓋風機製造、海事工程、風場運維及周邊服務四大領域,完整呈現風電產業鏈。連錦漳說,為了落實2050年淨零目標,政府啟動二次能源轉型,將多元綠能的發展視為發展的核心,透過建置離岸風電、太陽光電、地熱、小水力等再生能源。
連錦漳表示,2018年推動離岸風電產業發展至今,台灣的廠商不只在零組件、配件供應,在海事工程部分,更有超過1百艘的本國籍支援船,提供風場的建置與運維服務。
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啟川說,2050淨零轉型是國家政策,過程中能源轉型非常重要;去年太陽光電與風電的產值,大約台幣2000億元,產值應該還會往上提升,需要政府、業界共同努力,今天的展覽可做為平台,讓風電產業的上、下游廠商互相合作,推展事業。